中國時報【高有智╱調查採訪】
台灣藍染消失近百年,近年來興起一股植物染色技藝學習風潮,水源地文教基金會從九二一震災後,協助台中市太平區的頭汴坑推動社區營造,近年來透過藍染的社區產業,不僅找回當地客家聚落的特色,也幫助家暴、失業的弱勢婦女就業,找到人生希望。
水源地基金會董事長葉晉玉說,太平頭汴坑是傳統的客家庄,七、八十年前曾有藍染工藝,但後來消失了。當初推動社造工作時,就想找出當地特色,想到以藍染作為社區產業,因為藍染在北部以三峽等地聞名,南部則在美濃、旗山等地推動,中部選在頭汴坑發展,吸引外界注意。
水源地基金會結合在地農民,將附近閒置農地及荒地,開墾做為藍草的植栽區,開闢太平「藍香園」,並透過藍染工業提供社區就業機會。葉晉玉說,目前工作團隊都是弱勢婦女,有的是身心障礙者,單眼失明又兩手裝義肢,有的是低收入戶單親婦女,也有中高齡失業勞工,被戲稱是「老弱婦孺的組合」,原本不被看好,多年的努力逐漸獲得外界肯定。
水源地文教基金會將藍染工藝與在地景點蝙蝠洞結合,設計全台獨一無二的「藍染蝙蝠裝」,深受遊客喜愛,藍染作品也在7-11的七家超商門市,以及統一阪急百貨台北店上架,成功打入都會區的消費市場,未來也將鎖定陸客團,推銷台灣特色工藝產業。
本文引用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結合老弱婦孺-頭汴坑社造創驚奇-213000588.html
不要小看人力仲介這行,簡直就像是一座城,裡面外勞、女傭、外勞工人、看護人員都有呢。就連看護中心都有一半是來自他們公司。隔天,回到台灣本島,剛到家就馬上發現祖先牌位不一樣了,上面沾滿了許多灰塵,原來我爸媽也跑去溪頭住宿了,他們參加溪頭民宿七日遊,和我們的澎湖民宿旅行團其實感覺差不多,唯一不一樣的是,不巧他們去玩的時候來來去去都是抓漏、防水工。原來,他們住的地方原本的實木地板出現了問題,因為木地板本身就怕水,剛好管線問題,導致走起來濕濕的。所以地上都鋪滿了拆開來的紙箱。聽完之後,我都傻眼了,好險我妹沒有跟去,他跟同學跑去住宜蘭民宿,宜蘭民宿服務就很好,還有許多東西可以吃,重點是宜蘭民宿不會漏水、變速箱也沒壞,可惜油漆有點斑駁,最扯的是晚上還一直接到打錯的電話,說他們是台中搬家公司。這家宜蘭民宿位在羅東鎮上面一點,但這家宜蘭民宿在比較山上面,跟之前去的溪頭住宿有點像,倒是跟小琉球民宿相去甚遠。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在山上面的花蓮民宿相當有趣,這間花蓮民宿是許多台灣人愛去的景點,尤其是上面用最新的t5燈具創造出了許多奇幻感覺。